|
感恩为什么那么难?
我们都渴望高自我价值感 都不愿意对人有亏欠感
(本版文字 武志红)
贫穷是一种原罪,我们一直在赎罪。我们内心背负着太多歉疚。再来一个重恩等着我们回报,我们实在无以为报。
——天涯网友“汤武偶相逢”
受恩太重,只好“忘恩负义”。
最近,当看到襄樊市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而被取消受助资格后,我脑子里跳出了这样一句话。
不过,我形成这个观点,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在我的老家农村,有一户人家特别困难,孩子的父母非常不能干,并且孩子的父亲还很鲁莽。结果,这个家庭不仅经济上难以维系,时时需要亲戚的扶助,孩子的父亲也常会闹出一些事情来,每次都要孩子的叔伯等人来为这个家庭维持局面。
简而言之,他们得到了亲戚们的很多帮助。然而,这一家的孩子,对叔伯的态度有些奇特。老二还好,每次见到叔伯及家人,会客气地上前打招呼,有时还会说一些好听的话,但私下里常表达对他们的不满。老大就很个性了,他私下里很少谈起叔伯一家人,当面碰见时也常视而不见,就像是见到陌生人一样。
邻居们知道这两个男孩的态度,于是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标签:忘恩负义。
我和这两个男孩年龄相差不大,也有一些交往,渐渐知道了他们的苦衷。因为自己家一直在接受叔伯家的扶助,他们很自卑。同时,尽管叔伯们不会总摆出恩人的姿态来,但在这两兄弟看来,叔伯及家人的言谈举止中透露着一种“我比你强”的意味,这让他们有点抬不起头的感觉。此外,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家经常需要叔伯的扶助,于是常有人用半训斥半教育的口气对他们说,要懂得感激,长大了要学会报恩……这些话也令他们感到憋气,就好像是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报答不了叔伯们对他们家的扶助。
小的时候,他们似乎很懂得感激,对叔伯及其家人叫得很甜,但随着年龄增长,面子越来越重,他们越来越难以面对自己受恩太重的事实,最终两兄弟都发展到有点“忘恩负义”的地步。不过,这其实也只是表面现象,老大不止一次对我说,等他出人头地了,他一定会回过头去帮助叔伯家。
捐助与受助也是一个情绪问题
这种心理非常普遍。1996年,我参与了一次活动,用心理学的方法,从来自全国22个省的22名希望工程受助生中选出3个孩子,去美国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这些孩子受恩更重,而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更大,私下里和我聊天时,多个孩子说,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失去了自由,他们已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根据自己的心愿去选择未来的人生,他们似乎必须得把未来和希望工程捆绑到一起,譬如读完书回到希望小学教书。假若不这么做,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万夫所指的对象。然而,他们本来是有其他梦想的,他们仍渴望追寻那些梦想。
听了他们的心声,我试着把自己放到他们的位置,想象假若我是他们,我得到了一些扶助,但代价是我必须按照扶助者或其他旁观者的真实的或潜在的意图去生活,我会愿意吗?
答案自然是“No!”
其实,我也获得过不少扶助。本科期间,全班36名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的父母均是农民,而且家里的确比较穷,于是每次助学金都有我的份,但这基本上没给我造成心理压力,这有两个因素:第一,我不会因为穷而自卑;第二,所有的助学金都来自北京大学的助学金系统,而不是来自某个具体的个人。
但在襄樊市的这个事件中,这两个因素都不存在。首先,受助的学生明显因穷而感到了一些自卑;其次,所有的捐助直接来自个人。
任何一个与人有关的事件,势必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问题和情绪。问题是确切的、清晰的,甚至还是可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相反,情绪是难以捉摸的、模糊的,甚至还是藏在潜意识中,于是不仅很难被重视,还很容易被误解。
譬如,一旦建立了一个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那么,问题层面的内容很清楚,是捐助者付出了一定的物质代价,而受助者获得了一定的物质收益。
然而,情绪层面的内容,又是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受助者的心态。被取消受助资格的5名大学生中,接受采访的王可(化名)说:“与企业家联系少,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
贫困大学生已先亏欠家人太多
她的这番话还不够典型,更典型的心态可从天涯论坛一个叫“woshiQR”的网友的回复看出来。这名网友写道:
我说几句吧,当初学校也可以去申请他人或者企业的捐助的。但是我没有申请,我受不了那种拿自尊去换的感觉。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感觉就像是我已经一无所有了,这是我唯一的东西,拿着我唯一的东西去换来怜悯,换来自己生活的必需,感觉就像吃嗟来之食。或者有人会说我很可笑,莫名其妙。但是一个每天都不用为吃饭的钱而担心,可以逛逛街,买买衣服,找找女朋友,搞点小腐败的人是不会了解这种感觉的。越是穷的人,自尊心越是强烈,有时候强烈到自卑的地步……我在学校里,感觉这自尊是我唯一的底线,去找兼职,做家教,学校里的勤工俭学这都无所谓,毕竟是自食其力,但是捐助,特别是中国式的捐助,让我望而却步。要把我的姓名贴在公告栏里,来接受同学的目光,要我卑躬屈膝的去讨好企业的赞助者,要我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一样是穷人的捐助者,我打心底不愿意,好像感觉把我剥光了衣服,推到熟人的面前,接受他们的不知道是怜悯还是嘲笑的目光,还要不得不怀着感恩的心态一样。
我已经欠父母很多了,为了我,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我弟弟原本可以上更好的学校,却因为我不得不上个三流的垃圾学校。我还不起啊,这恩情这辈子都还不起啊,怎么还敢再欠债呢?!有些人说说轻松,写封信就好了,本来也没指望你还。但是对于我们有着强烈自尊心的穷人来说,欠人情债是最难还的,钱总有一天还清的时候,人情让我怎么去还,怎么去还清?
这两段话反映了受助者一方的两种心理:一、早在接受非亲非故的陌生人的捐助前,受助者常常已严重亏欠了亲人;二、受助者的自尊心非常强。
我看了关于这一事件的无数报道,但没有一篇报道关注到受助者的第一种心理。亏欠别人会令自己内疚,没有谁愿意内疚,于是,亏欠家人太多的贫困大学生,他们在接受陌生人的捐助前,已事先有了一个心理基础——不愿意直面亲人为自己付出太多太多的事实。他们会用一些方法来逃避这个事实,譬如抱着这样一个希望——“等我事业有成了,一定好好回报家人”,或者干脆就不想这个事实。然而,陌生人的捐助相当于再次提醒他们“你亏欠了别人”。他们越想逃避对亲人有巨大亏欠的事实,就对陌生人的捐助越加敏感。但这个敏感,主要不是针对陌生人的捐助自身的,而是针对他的不断需要亲人做出巨大牺牲的整个人生的。
因为不愿意面对这个巨大的事实,他们很可能已经事先养成了不愿意说“谢谢”的习惯,他们也将这一习惯带到了新的生活中。于是,在旁观者看来,一声简单的“谢谢”是多么容易的事,但他们就是难以说出口,因为那意味着必须直面那个巨大的事实,而这意味着巨大的内疚,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
再说第二点,受助的学生的强烈到过敏的自尊心——其实就是自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