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罗定豆豉呐喊
近日,《今日罗定》刊登了《罗定豆豉厂路在何方?》一文,并邀大家开展讨论,献策。笔者在罗定生活了七十多年,亲眼看着罗定豆豉这个金字招牌从兴旺到衰落,因此也有一些话要说。 豆豉是罗定的特产,其制作及成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解放前罗定豆豉的生产,都是个体分散的。主要是一些个体杂货店采用前店后厂的形式生产。即前面是对外经营的铺面,摆满各种日用杂货,店后是一个小工场,制作豆豉及豉油,由于工场狭窄,器具不大,每批顶多是生产几百斤。在罗城镇,三、四十年代这样的店铺不下十家,各圩镇也有这样的商铺,但数量较少。产量虽然不多,但各店家均是精心制作,所以基本上都是精品。在罗城镇,最有名的豆豉铺叫“联兴盛栈”,地址在今工人文化宫正对面,铺面高于马路一米多,门前有石级十余级,现在仍依稀可见。该店址公私合营后用作糖专公司仓库。“联兴盛栈”生产的原豉,除按传统工序制作外,在发酵后加盐的同时,加入姜粒,蒜头粒,八角粒,果皮粒等,名为“五香豆豉”,是罗定豆豉的极品,直至解放后公私合营前仍有产品,故笔者亦有幸品尝。“五香豆豉”除用作酒楼调味品外,家庭用作蒸鱼、蒸猪肉,或清蒸的作佐膳,味道均佳。五十年代,我单位的上级肇庆公安处一名科长,托我买罗定豆豉,吃完一次又一次,真是食过返寻味。 罗定豆豉不但本地人好吃,并且曾经长期行销县外,且远及省、港、澳及美国的唐人街。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趣闻:说罗定豆豉出了南江口更香。这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因为外地人来罗定,看着满街的豆豉铺,天天吃豆豉,时间长了味也会觉得淡些,临走时捎一包回去赠亲友也是理所当然的,但离开罗定搭船一天到南江口,离开了满街豉香的罗城,到拖渡上,打开包装,品尝几粒,当然满口香味了。这是一个心理因素在作怪,并非豆豉一两天就会变得更香,不过这正好替罗定豆豉卖了广告。 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个体工商户制作豆豉的方式撤销,改为由副食公司集中生产,在品种方面多了黄豆豉,而“五香豆豉”则没有了。三年自然灾害后,因原料缺乏,产量大减以至于需凭票购买。文革开始后,由于生产受影响,原料不足,及职工积极性受挫,以至豆豉生产跌至低谷。文革后靠在文塔旁边的“调味食品厂”惨淡经营,销路及声誉均在下降。改革开放后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未将这名牌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扩大。而离我们不远的阳春县,它的豆豉远不及罗定豆豉出名,但由于做足宣传工夫,并且将阳春二字改为阳江,成了“阳江豆豉”远销国内外。据说香港一些酒楼豆豉鸡是招牌菜之一,并且一向标榜用罗定豆豉制作,但后来罗定豆豉缺货,只好用阳春豆豉制作,但仍称是使用罗定豆豉。笔者每到国内的大城市,都会到大超市去浏览,但找来找去,只见货架上摆的都是“阳江豆豉”,“罗定豆豉”却不见踪影。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本市船步镇一些豆豉作坊生产的豆豉,竟然在包装上也印上“阳江豆豉”,并说这样销路更好。不知读者诸君对此有何感想? 对如何恢复罗定豆豉这个名牌,我就想到了下面几点,也算是一家之言。 第一,必须从思想上加以重视。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致力恢复百年老字号及名牌产品。要发展经济,引进外资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忽视本土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老牌产品。必须发掘及创新,一旦打响,对本地的经济效益就业及地域的知名度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地方没有老牌,但也创出一个新名牌来,新兴县的凌丰牌不锈钢厨具就是例子。 第二,办好龙头企业。具体就是花大力气办好罗定调味食品厂。该厂位于文塔旁,为了文塔的安全(盐渍会腐蚀塔基),迁厂是势在必行。有关主管部门应积极参与策划,从新厂的选址、体制、资金等逐一加以解决,将其打造成一间具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工厂。除了生产设备现代化外,更要培养技术骨干,配备检验机构,使其成为符合国家食品生产标准的企业。如在罗城选址有困难,可考虑搬到船步镇设厂,与船步现有豆豉工场一起互相促进,把船步打造成一个豆豉专业镇,做大做强。 第三,改进包装。这是能否打开销路的关键。目前罗定豆豉的包装太单一,应该再下功夫,加以改进,使包装多样化,做到既有纸盒、塑料袋,又有玻璃瓶、金属瓶、陶瓷缸,或者委托瓷厂特别烧制适用送礼用的小瓦,总之,大的、中的、小的、简单的、豪华的都有,包装物外观要鲜艳夺目有创意,以吸引消费者。 第四,要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尤其要舍得花钱在各种媒体上作广告。象一些化妆品及药品一样,或者象海天酱油一样,把广告做到中央电视台去。舍不得孩子是套不住狼的。沉寂这么多年的名牌,不舍得投注是换不回来的。从领导到一般市民要做到:逢买豆豉必买罗定豆豉,逢人必讲罗定豆豉,逢客必赠罗定豆豉,逢探亲必带罗定豆豉。哪里有展销会,就争取展销到哪里。另外要派出推销员深入到大中城市的酒楼、超市劝销、试销试用及派宣传单张。总之,全市各级官员及广大市民人人行动起来,我想,罗定豆豉这块老招牌重放光芒是指日可待的。(关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