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门槛:不愿露富,缺乏捐赠优惠政策;一大病症:害怕一窝蜂找上门,患上“社会爱心疲劳症”
来自广东省儿童福利会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9日),过去半年已为广东近4万名孤儿募得超过2000万元的捐助。其中,来自港澳地区善长仁翁的捐助超过了七成,而来自广东本地企业家的不足两成。
爱心捐助行列多是港澳热心人士
每1000元,就能让一个困难孤儿365天吃饱饭、穿暖衣;每30万元,就能为他们修建一所儿童福利院,遮风挡雨。而在广东,不少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依然挣扎在温饱线上。今年3月,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报(羊城晚报)发出了救助孤儿的邀请,善心人士群起响应。
就在本月17日,香港恒基地产集团主席李兆基先生拿出善款300万元,援助茂名、湛江、云浮三市1000名孤儿。由此,救助孤儿“温暖行动”的善款增加至2170余万元。广东省儿童福利会会长郭长玉透露,在这些善款中,港澳热心人士的捐助超过七成,澳门赌王何鸿遷、新世界主席郑裕彤都加入到了这个爱心行列里。 而广东的普通百姓更是不吝惜爱心。一位姓徐的女士,是目前爱心捐助行列里最有恒心的人,她每个月都固定汇出几百元到捐助孤儿的账号上,风雨无阻;广州一家民营幼儿园,发动师生捐款,给孤儿送上了27900多元的爱心;还有不少小学生、中学生拿出了自己全部的利市钱。一位妇联干部表示,这种“散捐”,钱虽不多,“但足以温暖很多人的心”。
广东本地企业患“社会爱心疲劳症”
细数捐助广东孤儿的名单,一个事实让人有点尴尬:广东本地企业,寥寥可数。宏远集团一马当先,是首个提出要捐助孤儿的本地企业;翟美卿的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一枝独秀”,捐出了300万元;还有广州一家公司捐了15万元,佛山一家企业捐了30万元。
除去港资及外资背景的公司,半年来关注“救助孤儿”的本地企业只有这4家,捐助善款占善款总数的两成不到。
2006年,有一组数据曾引发深思:中华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他们所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地区的,国内富豪的捐赠仅占15%还不到。而此次捐助广东孤儿的现状,也基本和这组数据相吻合。
一名曾对救助孤儿表示关切却最终退缩的企业家告诉记者,不愿意露富、缺乏捐赠优惠政策一直是阻挡民营企业热心捐助的门槛,而他最大的考虑还是“只要人们一听说你给谁捐钱了,就会一窝蜂地找上你,根本应付不过来”。他把这个称之为“社会爱心疲劳症”。对此,记者也有体会:自从记者报道翟美卿的捐助故事后,记者的电话一度成了求助热线,有些求助者一上来就要求记者提供翟的手机,说自己怎么困难必须要翟美卿“帮一把”。
“要提高中国富豪的慈善热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直为孤儿们奔波的妇联干部频频感叹。(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