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义工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公益企业广告
查看: 7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步兵第37l团2连---弄杀东北石山搜洞战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22 00:0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79年3月6日至8日)   1979年3月6日,步兵第371团2连在弄杀地区清剿残敌中,通过调查、侦察,迅速查明了弄杀东北石山洞口位置,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手段,配合军事打击,开展政治攻势,消灭和瓦解了洞内之敌,毙敌4名,俘敌10名(其中特工队员两名),缴获轻机枪一挺,其它各种枪6支,手榴弹20枚,并在洞外缴获大、小汽车各一辆、高射机枪一挺、各种枪弹10000余发、炸药700公斤、15瓦电台两部及其它军用物资一批。我伤3人,亡一人。   一、地形、敌情   弄杀位于广渊县城东北两公里处,在六座石山环抱的小盆地内。中央有敌兵营,并有两个小村庄。周围有五个山垭口。山势险峻,灌木丛生,便于敌人荫蔽躲藏。   岩洞位于弄杀东北石山山腰陡壁上,洞口离山脚约150米,口朝西南,正中堵塞一块大石头,洞口很小,不便进出,周围灌木丛生,不易发现。洞宽约20米,进洞约100米后,分上、中、下三层,上洞长约200米,中、下洞各长约300米,中、下洞两头相通,洞内小溶洞、石笋较多。   广渊之敌遭我歼灭性打击后,残敌化整为零,化军为民,躲藏在山村、岩洞石缝内,企图分散游击,袭扰、牵制我军向纵深发展进攻。战后查明,弄杀东北山洞隐藏有越军l4人,携带步兵武器。洞内还有越南群众64人。   二、情况、决心部署   步兵第371团主力于3月6日进至广渊地区。2连奉命配属82无坐力炮两门、重机枪一挺,在营编成内沿公路向弄杀地区清剿残敌。6日12时许,清剿至弄杀后,发现公路边有6条电话线,附近有3栋越军营房。在营房周围搜出了大、小汽车各一辆,12.7高射机枪一挺,15瓦电台两部及其它军用物资一批,在弄杀村西侧一个山洞里,放存高射机枪弹90箱、手抢弹9箱、炸药700公斤。整个弄杀地区只发现一名越南老人。营、连根据搜索出物资判断,该地区可能有越军躲藏。经再三询问越南老人,得知有部分越军与当地群众一起藏在东北石山一山洞里。2连即召开干部会议(营首长到会),研究了敌情、地形和具体打法。决心首先控制石山附近地形,侦察洞口位置,待查明敌情后,组织精干的小分队进洞搜剿,歼灭洞内之敌。具体部署:6班由副连长带领沿小路直插东北石山,侦察洞口,查明敌情;4班控制洞口西侧山垭口;5班位于4班西侧山腿,控制弄杀村西北开阔地;3排(欠7班)控制东侧和南侧制高点;1排为预备队;82无坐力炮两门、重机枪两挺占领南侧山坡有利地形,随时准备以火力压制洞口之敌,掩护6班行动。 三、战斗经过   (一)搜山查洞,控制洞口   6日14时,连令配属的重机枪向洞口方向进行火力侦察,同时令6班由副连长率领成一路队形,沿山边小路向东北石山搜索。当进至山腰时,班长周富海在攀登陡崖向上搜索时,突然遭敌射击,中弹牺牲,同时从同一位置向6班投来数枚手榴弹。由于石山陡峭,6班遭敌阻击后无法前进,副连长向以火力掩护6班背烈士撤回弄杀村。副连长向连长报告了情况,连长根据情况判断,敌射击、投弹的位置可能就是洞口。为了查明洞口的准确位置,扫清洞口周围的遮蔽物,决心再进行一次火力侦察,由副连长用曳光弹指示目标,无坐力炮、重机枪向洞口方向射击,未发现敌情。当时已接近黄昏,营考虑洞口位置尚不清楚,周围均有枪声,敌情顾虑较大,即指示2连暂停攻击,加强警戒,防敌突围逃跑。根据营指示,2连当晚由副连长和两名副指导员分别带l、2、2班占领洞口附近有利地形组织警戒,其余各班在原地防御。7日4时,洞口方向有滚石声,6班即以火力回击。同时4班方向有小股敌人射击骚扰,该班两名战士负伤,4班就地以火力还击,将敌压下山脚。   7日6时30分,营召集2连干部研究下一步打法,决定从左、右、上三个方向同时接近洞口;控制洞口后,掩护精干的小分队进洞搜剿。7时30分,在营炮连的火力掩护下,3班从西侧向山顶运动,6班、8班各一个小组从左右两侧向洞口接近。于10时许,3班占领了洞口上方,6班、8班各一个小组已占领洞两创。至此,2连已完全控制洞口及其附近有利地形,为搜剿山洞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第一次进洞搜剿   7日10时30分,副指导员带2班沿小路迅速接近洞口,首先令火箭筒向洞内发射两发火箭弹,2班当即成一路队形乘机冲入洞内。进洞后,2班分三个小组沿两侧洞壁搜索前进,由于洞内漆黑,前进困难。为查明洞内情况,2班第一次用手电筒照明,手电筒打开后,敌即向亮光射击,而且照明范围有限,不便观察,即改用柴油火把捆在长竹杆上进行照明,火把点然后,烟大熏人,影响视线,这一办法也不成功。此时,在洞内虽然找到越方两名群众,但未提供洞内情况。由于情况不明,2班只好慢慢摸索前进,6个多小时才前进约100米。17时,营、连考虑2班经一天紧张的洞内战斗,进展缓慢,决定2班暂时停止搜剿,撤至洞外,总结经验教洲,待翌日再进行搜索;并指示在洞内设置障碍,防敌突围逃跑。   2班接连命今后,用手榴弹做成洞外能控制的“拉发地雷”,设置在洞内约100米处,尔后交替掩护撤至洞口。副指导员撤出洞口后,即向营长当面汇报了情况。8日凌晨,营、连指研究了一天来的战斗情况,决定:8日,1排分两个梯队投入战斗,副指导员带3班在前搜索,连长带1、2班在后跟进,同时,准备足够的绳子、长竹杆等器材,供洞内搜索使用;洞外各班原地加强警戒,防敌逃跑。   (三)第二次进洞搜剿   8日7时,连长、副指导员带领1排进洞搜剿。3班由副指导员带1组在右,1排长带2组在左,3班长带3组随1组后,搜索前进,三个小组以音响进行联络。连长带1、2班随3班后跟进。当3班进洞约30米时,越军向我射击.1、2组利用石笋,荫蔽自己,向敌还击。进洞约60米后山洞开始向下延伸,里面更如漆黑。1、2组各用一根4米多长的竹杆,沿两侧洞壁边探路边前进,故意弄出响声,诱敌暴露位置。敌人果然向竹竿响声方向射击、投弹。我根据敌射击时所发出的光亮,判明其具体位置后,即向敌边投弹边前进,毙敌一名,同时发现越军后逃。3班1、2组交替掩护,分段跃进追击,追至左侧耳洞将其击毙。   进洞后约100米,副指导员发现头顶上有一小洞(上洞),即与3班一名战士沿洞壁两侧摸上去,俘越军一名,押送出洞。越俘走至洞口时进行反抗,被我当场击毙。3班继续前进约10米时,发现往下有一洞口,即留两名战士监视洞口,其余搜索前进。到中洞末端,又发现一下洞口,并听到有小孩哭声。3班即通过翻泽对越南群众喊话,宣传我军政策。我喊话后,上洞走出28名越方群众,即被我送出洞口。这时上、中洞巳清剿完毕,各洞口均被我控制,然后集中兵力清剿下洞。   下洞比中洞低约5米,两端与中洞相通,洞口小,坡度陡,敌情不明。在中洞末端的3班第3组以假人、汽灯吊于下洞诱敌射击,汽灯被打灭。3班长带上排长的指挥机,与两名战士乘机利用长竹竿下滑进入下洞后,向前搜索。2班副班长等3人在中洞另一端也采用假人诱敌,探明敌情后,首先往下投弹炸死一名敌人,尔后迅速顺竹竿沿洞壁滑到下洞,向前搜索。由于洞两端相通,连长在中洞即用指挥机及时指挥下洞两端两个搜索组,注意联系,防止误伤自已。根据连的指示,下洞两个组从两头向中间接索,俘获混在群众中的越军10人(其中特工队员两名),并找到越南群众37名,随即将他们一起送出洞。最后连长又带领1排在上、中下洞全部搜索一遍,未发现情况,随即撤出。根据团的指示,2连撤出洞口后,用700公斤炸药将洞炸塌。8日17时30分,战斗胜利结束。   四、主要经验教训   (一)洞外警戒和洞内搜索,紧密配合。洞内、洞外战斗是紧密联系的。为了保障搜洞顺利进行,必须加强洞外警戒,防敌内外结合打乱我搜洞部署。此次战斗,2连把两个排的兵力布置在洞口外附近的山垭口制高点等有利地形上,及时打击了洞外残敌的骚扰。在洞内,则由精干的小分队保持音响联络,保持一定距离,交替掩护,分段层层搜索前进;先易后难,最后集中力量打击最顽固的下洞之敌,迫使敌人无处躲藏,束手就擒。   (二)隐真示假,诱敌暴露,灵活机动打击敌人。根据洞内视度不良,情况复杂,不便发扬火力、展开兵力等特点,2连组成精干的小分队由连指挥员亲自率领,以长竹竿探索前进,故意弄出响声引诱敌人暴露射击位置,以利我顺着火光向敌投弹、射击。在打下洞时,为了诱敌暴露先后把汽灯、假人吊到下洞,终于探明了敌情。乘敌慌乱之机,两个小组分两头沿洞壁顺利地滑到下洞,消灭了敌人。   (三)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初结合,分化瓦解敌人。当我击毙3名越军,控制了中洞,构成了一定的军事压力后,听到洞内有小孩哭声,2连便通过翻译向越方群众喊话,宣传我军政策,分化瓦解敌军。上洞的28名群众在我喊话后自动走出来。我两个小组打到下洞后,及时用越语喊话,解除群众顾虑,迫使挟持群众的10名越军不敢反抗,不敢骚乱,被我俘虏。   (四)主要教训:一是进洞后过分依赖照明。第一次进洞搜剿,曾较长时间先后两次用手电调和柴油火把照明,均未成功,进展缓慢,6个多小时才前进约100米,二是对敌情估计过高,没有抓住时机尽快肃清洞内之敌。第一次进洞后,已前进100米,直接控制了上,中、下三层洞口,本应继续搜索或及时占领既得位置,就地监视敌人,以便下一步搜索前进,但连指却令2班撤出洞口。这样,增加洞内敌人重新组合进行顽抗的机会,使我再次进洞增强了因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罗定义工网 ( 粤ICP备18082131号 ) |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3号

 

GMT+8, 2024-12-26 14:42 , Processed in 0.198754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