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义工

标题: 工人日报:“让慈善成为时尚”要有制度跟进 [打印本页]

作者: 希望    时间: 2008-1-20 00:50
标题: 工人日报:“让慈善成为时尚”要有制度跟进
-------------------------------------------------------------------------------- 2008年01月19日 14:26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   近日,“广东文明论坛”开幕。来自广东省内的专家学者、慈善机构、慈善家、受助者代表,围绕着论坛第一期主题“让慈善成为时尚”,以什么是慈善、为什么要让慈善成为一种事业和怎样让慈善成为时尚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南方日报》)。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注册登记的企业有1000多万家,而有过捐赠记录的不到10万家。换言之,全国有99%的企业没有参与过慈善事业。为此,热衷慈善事业的某企业老总林乐文表示,每个企业做大做强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回报社会理所当然。在此次论坛上,也有人强调,慈善不仅仅是富人的事情,而应该成为大众的事情,“慈善要发展,基础力量是广大民众,慈善不是简单的道德冲动,而是作为社会人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企业家不慈善,这历来为媒体所诟病。按道理,从西周的民本主义,到后来的儒家仁义学说,以至近代实业家所倡导“弥缝其不及者,惟赖慈善”,中国的慈善文化一脉相承。然而,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无所不包”的观念下,慈善却变得越来越陌生。“慈善”作为一种“对他人的爱”,它的产生与发展也是有条件的。首先,社会要存在一定的贫富差别,否则大家都一样,也就无所谓慈善不慈善了,此外,行为人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在我国,改革开放令“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慈善的尴尬。 [被屏蔽广告]   是中国人缺乏同情心吗?是中国企业家“为富不仁”吗?在胡润“2006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以2.33亿元位列第五。然而,这位慈善家却经常碰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困难:吉利决定资助1000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完成大学学业。掏钱不难,难的是还得花更高成本找到1000位名实相符的受助人。因为他们上过当:“穷孩子”摇身一变,原来是当地领导之子。为了寻找到1000名真正的贫困生,吉利集团竟然要花费200万元以上的“寻找”资金。   这或许就是慈善的额外代价了。正是这种慈善成本的高昂,使许多人变得很不“慈善”。   怎样才能让慈善成为时尚?首先,要重新塑造我们的慈善制度。捐出去的钱往往不知道流向何处,以及政府在慈善事业上的大包大揽是不争的事实。许多西方国家,慈善事业之所以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众相信接受捐款的慈善机构会把他们的钱真正用于他们所关注的事业上。在这些国家慈善组织的非政府性表明,其管理虽然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但政府的监督却不得干扰这些组织的管理方式、人员编制和财务运作。独立于政府之外,这是一条基本原则。正是这一独立性原则赋予慈善组织自由和权利,以及他们所应承担的责任。   要让慈善成为时尚,国家还应该鼓励个人合法致富,把“蛋糕”做大。我国现行的税收激励就值得我们反思,中国个人所得税最高为60%,且应税基数只有1600元,几乎覆盖了大部分阶层。事实上,这不仅不利于个人财富增长,也必将加大公民相对剥夺感,最终影响公众慈善心理。   美国学者哈勃在其论文《慈善捐款的声誉动机》中指出,慈善捐款的动机主要来自捐款数额给捐款人带来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虽然包含像“教徒捐奉那样的内心得益”,但更取决于从捐赠中获得预期的“声誉享受”。这也告诉我们,在进行慈善方面的制度设计时,一定要把握人们的声誉动机。(
作者: 希望    时间: 2008-1-20 00:58
据说在我们义工网特困生走访中常见有这样现象,但他们一一被我们淘汰了,名实相符的孩子是要我们花大笔资金下去找的,它的费用比捐赠者多是一件正常事
作者: 柔情似水    时间: 2008-1-20 01:39
“穷孩子”摇身一变,原来是当地领导之子。
作者: 澎湃    时间: 2008-1-21 07:57
我的意见保留。
作者: 安哥    时间: 2008-1-21 12:21
它的费用比捐赠者多是一件正常事




欢迎光临 罗定义工 (http://wr0766.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