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义工
标题:
罗定:散布古城的祠堂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简讯
时间:
2007-2-16 04:56
标题:
罗定:散布古城的祠堂文化
广东人重视修建祠堂的习俗远近闻名,历代以来留下众多的祠堂。清代的封建政权一度对修建祠堂下了禁令,祠堂便以书院的名目出现,除了少数真正的书院外,大多数其实仍然行使着祠堂的功效,是当地同姓宗族活动的场所。在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罗定,我们可以看到至今仍保留着的为数不少的明清祠堂和书院。 祠堂是村落的文化中心 罗定历史上遗留的祠堂和书院有120多座,谭御史祠颇有些名气,祠堂明朝始建,历经几次重修,大厅内壁仍然保留着两幅明代的壁画,虽已斑驳褪色,但画中人物清晰可辨,村里十几名老人聚集在祠堂大厅下棋、唱粤曲。过去祠堂是村人祭祖和议事的地方,今天成为村子的文化中心。 罗定曾经出过几名进士,明永乐十三年的进士谭寿海,在河南做过四品官,为官正直廉明,后人给他修建了谭御史寿海公祠,祠堂依地势增高也逐步攀升,祠内台柱柱身为黑色,而底部柱基漆白色,很具地方特色。 祠堂两边为几个对称的小房间,里面摆放着图书和报刊,原来存放祭祀品的房间成了村里的图书室,另一边小房间则是书法展览处,上至70多岁老人,下至6、7岁小学生的字画挂满一屋。 广东人喜好修建祠堂,祠堂和书院曾经是民间文化传承的场所,也是代表封建宗族势力的表演台。在旧时,宗族的人在这里聚族议事,将违反族法的人宣判死刑,装入猪笼活活淹死,也有的在这里设立书院,为村里能交起学费的孩子授课,为赴省城京城的考生筹措路费。今天广东一些农村又恢复修建祠堂的热潮,认祖拜宗,续写家谱,迷信之风伴随着这股民俗抬头。但是在谭御史寿海公祠,这里的卡拉OK、小说故事书和书法培训班似乎更讨村民喜欢,祠堂成为老少村民的文化活动中心。 黄氏宗祠走近省级文物 黄氏是罗定的名门大族之一,明代迁移到罗定素龙镇惫祝村的黄家在第四代出了两位要员,黄克官至四品,他的弟弟也到江西做过按察御史,在乡里显赫一时。他们修建的黄氏宗祠,气势不凡。宗祠有七进,宽度只有13米,但长度超过150米,院落深深。 走进惫祝村,远远就能看到池塘边的黄氏宗祠。聚福的池塘、黄氏宗祠和黄克墓连成一线,长300多米,构成古代村落的宗教核心场所。由于年久失修,祠堂最后的两进早已倒塌,如今只能见到120米。即便如此,它仍然是罗定最大的一座宗族祠堂,远近闻名。 祠堂上书“江夏名宗”。第一进是开敞式的门楼,从屋顶穿斗可见明代精致的木雕,第二进客厅,通常是聚族群议的场所,第三进供奉祖先牌位,两侧有侧门通往第四进,第四进和第二进一样,也是客厅,第五进又是祖先牌位,香火袅袅,偶尔有村人进来续香。 黄氏宗祠历经600多年风雨,多次修葺,乾隆年间曾经大修。近年来,村里再次重修宗祠,将宗祠青瓦换成了气派的黄瓦,祠堂通道的地面也用瓷砖改建。但这种改建被专家认为是“姜太公穿西装”,因为黄色的屋瓦在古代是皇室宗祠的专利品,而瓷砖地板更是为古代建筑贴上现代标签,非古非今,本来有资格申请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黄氏宗祠也因为这次改建而可能丧失机会,让人扼腕。但这些并不能否定黄氏宗祠在研究岭南乡村民俗方面的价值,它仍然是研究古代祠堂建筑的范本。 粤人大兴祠堂远近闻名 清末修建的罗定彭家祠竟然已经附带三层楼房,这在祠堂建筑中非常少见,如今依然有人居住。坐落在罗定围底镇的陈公宗祠和刺史祠也比较有名,随着明朝汉族大举迁入,罗定祠堂迅猛增多,到清朝修建祠堂之风日益盛行,直至今日罗定还遗留有120多处旧祠堂和书院,可以作为研究广东祠堂文化的标本。 广东人喜好修建祠堂,几乎村村有祠堂。有钱的男子都可以独立修祠堂,甚至可以为活人修建祠堂。人们常说的“六亲”,指的是夫妻间、父母与子女间、兄弟之间、兄弟们的孩子之间以及兄弟们的孙子和曾孙之间,宗族内三五代之间关系尚且亲密,然而数代之后,关系疏松,就需要宗族关系来调节,而修建祠堂祭祀共同祖先,则是整个宗族百世得以联系的纽带。所以在广东,大宗有大祠堂,来祭祀共同祖先,各支派又有小祠堂,各祠堂内按照辈分先后摆放祖先灵位。上尊下卑,左长右幼,井然有序。宗祠除祭祖开会外,还开办私塾或者义塾,传承宗族礼俗。 “天下李,广东陈”,陈氏作为广东第一大姓,自中原迁入岭南后分布全省各地,但宗族观念深厚,在多次宗族斗争中人才两旺的陈氏取得胜利,所以十九世纪末广东省72县的陈氏合族在广州修建了陈家祠,坐落在今天的中山七路的陈家祠是岭南最具特色的祠堂之一。 而在罗定,祠堂众多也有历史缘由,宋元明时期,罗定地区的瑶族和僮族(今壮族)揭竿而起,反抗封建王朝压迫,斗争此起彼伏持续了200多年。明万历年初,封建王朝决心剿杀,出动10万大军南下,历时1年的征剿杀害4万多人,幸存瑶民或者四散逃亡或者迁入深山。随后官府招募流民定居罗定,大批汉族人口南下迁入,这批人南下的同时,带着中原汉族制度和习俗,也带着宗族观念,以修建祠堂来维系迁入人口之间的关系,维护他们共同的安全。当在异地壮大之后,也需要依靠共同的议事机构来维持族内关系的均衡,因此祠堂的作用得以加大。 政府出面引导祠堂文化 今天仍然活跃在广东城乡的祠堂,如果只把它作为历史来研究还为时过早,它们仍然在中国乡村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风光大不如前,作用却不可小觑。时不时,现代社会仍有两族人口因为修建祠堂发生冲突的新闻,或者族内不同分支之间因为修建祠堂出现分歧而对簿公堂。 而现在,祠堂所代表的宗族势力又有所恢复,在村民可以选举村官的今天,它的作用又在凸现。虽然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经丧失,然而在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依然显现。 在罗定,当地政府提出了建设祠堂文化的口号。在此前调查中,他们发现一些祠堂缺乏管理,成了村民聚众赌博、引发宗族纠纷和械斗的场所。政府部门看到罗定太平镇彭华书院(祠堂)里,村民自发买来乐器组成曲艺队,自娱自乐,祠堂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天下。谭御史寿海公祠的村民的活动也有声有色。于是罗定市引导祠堂规划,在一些祠堂内增设了老年人曲艺活动室、青少年乒乓球室,原来一些迷信之风盛行的祠堂里也设立了图书室和棋艺室,祠堂外的空地增加了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在谭御史寿海公祠举办的书法培训班,70多岁的老人和7岁的村童同坐一室即席挥毫,23间得到改造的罗定祠堂已经成为村落的文化中心。农闲时节,唱曲子下棋,过年过节,醒狮队和曲艺表演队又开始忙活。 犹如千余年的文化传统一样,祠堂传承的文化还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它的角色,善用它,将在中国乡村带来新的变化。
作者:
笑傲江湖
时间:
2007-2-18 19:29
祠堂传承的文化还将在现代社会中扮演它的角色,善用它,将在中国乡村带来新的变化。
作者:
无名人
时间:
2007-2-22 01:06
祠堂所代表的宗族势力又有所恢复,在村民可以选举村官的今天,它的作用又在凸现。
作者:
简讯
时间:
2007-3-2 00:53
谢谢 啦~~
欢迎光临 罗定义工 (http://wr0766.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